1.1项目概况
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,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,交易品种更加多样、业务流程更加复杂、市场体系更加庞大,主体类别、市场规则、交易品种呈现多样化态势。青海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、能源条件和生态优势,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,已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、发电量“双主体”省份。但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越来越高,新能源随机性、波动性、间歇性特点更加突出,使青海电力市场越来越复杂,迫切需要开展青海电力市场储能成本机理及市场交易研究,研究建立新型储能成本机理和科学测算方法,测算分析各类新型储能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。类比电化学储能、压缩空气储能、重力机械储能的性能特点、应用场景、成本情况、优缺点等情况,提出适应我省发展的新型储能类型。结合青海电力市场实际,重点以满足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合理“成本+收益”为目标,探索建立完善储能电站参与市场交易机制,研究其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模式,建立新能源配储倒逼机制。研究设计电源侧、负荷侧储能和独立储能参与市场交易方案,提出独立储能电能量交易+辅助服务+容量租赁相融合的市场交易机制,建立储能辅助服务考核与激励机制,完善储能并网接入安全与性能标准,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,促请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文件,推动青海省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,助力我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。
1.2招标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
1.2.1招标范围
紧扣青海电力市场实际,开展储能成本机理及市场交易机制研究报告编制工作,提出青海电力市场建设建议,研究编制青海电力市场相关交易规则、实施细则及实施方案,为青海省出台支持性政策文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成果。
1.2.2主要工作内容
1.2.2.1储能成本机理及测算:调研各种新型储能技术原理及特点,分析不同储能技术的适用性,包括但不限于电化学储能、压缩空气储能、重力储能等。提出电源侧配建储能、独立储能、用户侧储能建设标准。采用或设计恰当方法评估不同储能电站固定成本和度电成本。
1.2.2.2储能参与市场交易机制研究:调研国内各省份储能参与市场化交易的市场规则、交易品种、出清办法、结算机制等,包括但不限于电能量、辅助服务、容量租赁等。对比不同省份储能市场交易机制异同,分析不同的原因。根据交易机制,分析储能各交易品种的合理价格。
1.2.2.3提出举措:结合青海省储能现状、新型储能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、电力市场建设情况,研究适用于青海省的储能市场交易机制与交易模式,并提出政策制定建议。
1.2.2.4形成储能成本机理及市场交易机制研究报告,并负责完成前期、中期、后期课题审查评审,确保课题研究质量和效果。
1.2.3进度要求:
2024年7月前完成储能成本机理及市场交易机制研究报告初稿,并进行阶段性汇报;
2024年8月前完成储能成本机理及市场交易机制研究报告中期评审稿,并进行阶段性汇报;
2024年9月前完成储能成本机理及市场交易机制研究报告终稿,并汇报成果。
1.3资金来源
本项目由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设施。
1.4投标人资格
1.4.1法人地位
1.4.1.1投标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合法运作的法人或其他组织,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、独立承担采购项目的能力和独立履行合同的能力;应具有良好的信用,没有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;近三年财务和资信状况良好,没有财产被接管、冻结或处于亏损、破产状态。
1.4.1.2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,不允许转让及分包。
1.4.2人员资格
投标人应为财政拨款的科研事业单位或高等院校,或具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或科研院所;投标人应熟悉电力市场和储能相关领域最新技术,在国内外公开期刊发表过该领域论文;项目负责人在该领域具备丰富的理论和扎实的研究基础,并承担过类似项目。
1.4.3商业信誉
投标人应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。不存在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情形,具体认定以信用中国(www.creditchina.gov.cn)网站检索结果为准。
1.5业绩
投标人在投标基准日期的近5年内,具有至少3项电力市场或储能参与市场类似的科技项目业绩。
1.6资格后审
招标人将根据投标人提供的投标文件在评标阶段对其进行资格后审,对资格审查不合格的投标人,将不进入下一阶段评审,其后果由投标人自行承担。
1.7招标文件的获取
1.7.1招标文件发售方式
本项目实行在线售卖招标文件。
1.7.2招标文件发售时间
2024年6月11日18:00时至2024年6月19日0:00时。
热线服务:上午8:00-下午22:00(工作日)
欲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,请联系办理供应商会员事宜,成为正式供应商后根据招标公告的相应说明完成招标文件的购买!为保证您
能够顺利投标,具体要求及购买标书流程请联系010-68818478
联系人:刘工
手机:13681557910 (微信同号)
邮箱:1490789738@qq.com